秦始皇三十三年(前214年),东兴境属象郡,始收归版图。
汉高祖三年(前204年),东兴境为南越国领地。元
鼎六年(前111年),东兴境属交趾郡地。三
国、晋朝时,东兴境属吴国,为交州合浦郡地。
南朝梁大同元年(535年),今东兴原名“安平”,东兴镇是安平县县治所在地,同时是黄州、宁海郡驻地,安平县为宁海郡辖地,隶黄州。
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,黄州改名玉山州;大业三年(607年),安平县更名海安县,县治不变,改隶宁越郡。
唐武德四年(622年),置玉山州,治今东兴附近;贞观二年(628年),安海县(海安县更名)改隶钦州;
上元二年(675年),复置玉山州,后改名陆州,安海县为其辖地;天宝元年(742年),陆州改为玉山郡;
至德二年(757年),安海县更名宁海县,治所仍在今东兴镇;
乾元元年(758年),玉山郡复改为陆州,宁海县复隶陆州,治所在今东兴镇。五代时期东兴境隶属不变。
宋开宝五年(972年),废宁海县,以其地并入钦州的安京县;端拱元年(988年),设置广南西路,简称“广西路”,钦州隶广南西路;景德三年(1006年),安京县改为安远县,东兴境为其辖地,随钦州隶广南西路。
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,钦州设安抚司;至元十七年(1280年),钦州改为钦州路,置总督府取代安抚司,隶属同年置的潭州行中书省海北海南道宣慰司;次年,潭州行中书省改为湖广行中书省,钦州路随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改属。
明洪武二年(1369年),钦州路改为钦州府;洪武七年(1374年),降钦州府为钦州;洪武九年(1376年),降钦州为钦县,隶廉州;洪武十四年(1381年),钦县复为钦州,隶廉州府,廉州府隶广东布政使司。
清光绪十三年(1887年),钦州直隶广东省,同时置辖防城县,东兴境为防城县辖地。
中华民国9年(1920年),防城县直隶广东省。民国25年(1936年),防城县改属广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;民国27年(1938年),防城县改属广东省南路行署,东兴境为防城县辖地。